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六篇
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,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,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,一般都用带“文件头”形式下发。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、设计思想
1、课前通过学生欣赏六幅插图,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,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,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。
2、在学课文前,进行反复的自由读,选择喜欢的段落读,小组读,分自然段读。然后在分角色朗读。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,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,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。
二、教材分析
《称赞》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(人教版)二年级上册第18课,本单元的主题是:“别人有困难,我们应该热情帮助,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,团结合作。”
爱听好话,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,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,这是人的正常需要。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,多么富有人情味儿!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,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,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。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,得先学会称赞别人。
三、学情分析
1、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,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及学习需求各不相同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:“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。”因此,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,即关注学生阅读“期待视野”。
2、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,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,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课堂上出现的问题。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,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。
3、教学中围绕角色间的对话来学习。理解什么是称赞?谁对谁的称赞?为什么要称赞?
4、创设情境,进行课文内容表演。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,进行角色表演。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,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。
四、教学目标
1、认识10个生字,会写8个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。
3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。
五、重点难点
1、认识10个生字,会写8个字
2、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。
六、教学策略与手段
自主学习合作探究
七、课前准备
1、学生的学习准备:学生自读课文,了解内容。
2、教师的教学准备:介绍獾的图片文字资料,词语卡片。
3、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:刺猬、小獾的头饰以及板凳、椅子等道具。
八、教学流程
教学设计
乡镇意见
教师体会
(一)导入新课
1、同学们,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《称赞》,看到这个问题,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?
学生:什么是称赞?
课文中谁称赞谁?
因为什么而称赞?
称赞的结果怎样?
2、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,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,让我们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。(打开书)
【设计意图:培养学生在读书时,带着问题去读。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,知道通过读书要明白那些问题。】
(二)初读课文
1、自由读课文。
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。
2、再读课文。
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,标出自然段。
3、小组内自习生字,游戏“你指我读”。
4、教师检查自学情况。
同学们读的怎么样?老师来考考你们。
出示生字:你是怎样记住它的?指名汇报。
(开火车读、齐读生字)
5、把生字带回课文读一读,注意读准字音。
指名朗读课文,巩固生字读音。
【设计意图:经过一年多的学习,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。通过自学初步学会生字,再读中学会生字。学会生字后在去读课文,这样读文和识字就有机的结合起来了。】
(三)朗读感悟
1、教师范读课文
同学思考:听了这个故事后,你知道什么是称赞了吗?
2、如果你得到别人的称赞心情会怎样呢?
3、课文中是谁称赞谁的事?怎样称赞的呢?为什么呢?
4、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。
指名朗读课文,
回答:他们是怎样称赞的?
指导朗读。
5、学习小獾称赞小刺猬。
小组自学汇报。
6、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?为什么?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吧!
【设计意图:学生从读中感悟,并能回答出相关的问题。能够深入的理解课文的意图,使学生受到启迪。】
(四)分角色表演读
小组练习,指名汇报表演
【设计意图:让学生在小组内,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读,然后在向大家汇报。】
(五)写字指导
学习本课中的“采”、“背”
指名认读,组词。
师范写,学生写仿。
【设计意图:写字指导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,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下写字的时间。每一课中的生字应分散在不同课时中,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。】
九:板书设计
18、称赞
小刺猬小獾
消除疲劳有了自信
(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)
十:作业设计
1.自己选一个同学,夸夸他的优点。注意选择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,发现他们的长处。把你对他称赞的话儿写下来,并亲自对他说说。
2.回家选择合适的时机,用恰当的方式,试着称赞你的家人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:
1.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,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,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。
2.理解课文内容,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诗歌2-4节。
3.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,了解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。
教学直难点:目标1、2
教具准备:灯片2框,多媒体演示文稿
教学过程:
一、引入
昨天老师布置了三个自学题,同学们都完成了吗?
(出示演示文稿)
1.想办法读准生字的读音,把课文读正确。
2.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?
3.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。
二、正确读全诗,初步感知全诗内容
1.自由读全诗,做到不加字、不减字、不错字。
< ……此处隐藏5618个字……p>营造氛围,烘托情感,引导学生自主体验,合作探究。四、拓展延伸
播放轻音乐《江南好》和《采花》,让学生放松一下,然后进行扩展性学习。
1、介绍20世纪初以庞德为先导的英美意象派诗人学习中国古典诗词,尤其是唐诗宋词元曲的情况。(学生静静地听。)
2、《秋思》的意象分析及《秋思》对英美意象派的影响。
3、比较意象与意境的异同。(学生纷纷发言,教师正面激励。)
4、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,可展开朗诵比赛,以提高朗读水平。各小组可展开竞赛,看谁背诵的诗歌多。
5、提问:游子为什么思乡思亲呢,哪一首诗可以作证?(分组讨论《游子吟》。组织学生朗读孟郊的《游子吟》: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,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)
扩展学习,开发教学资源。
五、课后延伸
1、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,增加积累,并低声播放《窗外》曲子。
2、展开想像,将《天净沙·秋思》改写成一篇散文,下节课交流。
3、组织学生齐唱《常回家看看》,掀起高潮,结束新课。
搜集诗歌,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,改写诗歌为散文,进行创新作文练习。
【课后反思】
这堂课我注重营造了一个音乐的氛围,调动了学生的兴趣,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,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。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,合作精神、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。这一节课还渗透了音乐和美术教学,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5一、谈话导入,简介冰心
1.在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,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?今天,我们就一起和冰心奶奶来谈谈友谊。
2.出示课题《大海中的灯塔》,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?
二、自主学习,合作交流
1.出示自学要求。
(1)阅读全文,要求读准字音,读通课文。
(2)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,在旁边批下你的感受。
(3)画出你不懂的地方,提出问题,小组讨论解决。
2.学生分组学习,教师巡视,相机指导。
三、品读感悟,交流体会
1.全班交流,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,有哪些不懂的地方,师生共同释疑。
2.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。
信一开头,冰心奶奶就说让我们来谈友谊,友谊是什么?用信中的语言来说说。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友谊的重要,掌握交友的艺术。
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。强调友谊有情。
肯耕种的才有收获,能贡献的才配接受,对朋友要有付出,有奉献。
使你堕落,消沉的,不是你的好朋友。同时也要警惕,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?交友要交挚友,互相帮助,共同进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。
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,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。朋友之间有索取,更要有奉献。
各种不同的人格,如同琴瑟上不同的弦子,和谐合奏,就能发出天乐般悦耳的共鸣。每个人的性格不一,朋友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,取长补短。
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,沙漠里的绿洲,朋友之间的真诚帮助,犹如雪中送炭。
对这些句子的理解,要注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,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。还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,交流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例。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。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应当互相帮助,互相提醒,共同进步。
3.交流谈体会。
在生活中,你一定有许多小朋友,甚至有大朋友,说说你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。
四、选读感悟,情感升华
1.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,有感情地朗读。
2.把文中对自己有启迪的句子抄写在摘录本上。
五、延伸拓展,指导生活
1.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。
2.小练笔:写写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。谈谈你对友谊的认识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6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二册《热闹的菜地》设计之“趣”
【教学目标】
1.会认本课生字新词,认识文中的蔬菜,激发学生运用新词的兴趣。
2.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了解课文内容。
3.感受丰收的喜悦,体会劳动的愉快。
【教学重点】
借助拼音和插图,正确、流利地朗读儿歌,会认写本课生字。
【教学难点】
能够通过朗读,更换“热闹”一词,感受丰收的喜悦。
【教学准备】
1.课前布置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。
2.生字图片、食谱、课件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创设情境,导入激趣
1.课件出示蔬菜:看看是些什么?菜地里可热闹了,赶快去看看吧!
2.出示课件,板书并读课题。
二、初读儿歌,识字添趣
1.借助拼音自读儿歌,读正确。
2.自主识字。
(1)勾画生字,拼读三遍后读给同桌听,相互纠正。
(2)指名教读后抢读:披、藏、番、莲藕、泥、辣椒、嘴、越。
(3)补充音节练习。(边鼻音、平翘舌)
(4)去掉音节读后开火车读。
3.交流记字方法。
方法复习:分类识记、按结构记忆、熟字记忆。
(1)四人小组内交流。
(2)全班交流。
(3)新方法交流――生活中识字:菜谱,大家认识吗?
星期四 青椒炒肉 凉拌莲藕 番茄蛋汤
4.认读轻声词:紫衣裳 茄子 萝卜 热闹 灯笼
5.认读三字词:紫衣裳 披绿袍 泥中躺 尖尖嘴 像灯笼
引:紫衣裳:谁来教教。
引:文中还有一些三字词,要连读,还有谁也读得好?也来教教。
三、美读儿歌,入情悟趣
1.选择喜欢的方式读儿歌,要求词语连读。
2.师生配合读儿歌:师读前半截生读后半截,然后交换。
3.分四组连读课文,比赛谁读得整齐、声音洪亮,读出热闹来。
4.喜欢哪句就站起来读哪句,呈现热闹的课堂,感受什么叫热闹。
5.给题目“热闹”换个词:快乐、收获、丰收……
四、认真写字,检测享趣
1.观察生字格里的字,看看哪里需要提醒,提醒“南、黄”。组词练习。
2.认真书写出这些汉字,完成检测!
《热闹的菜地》检测:
(1)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。
( )ng ( )ng ( )in ( )i
裳 藏 莲 泥
( ) ( )ui ( )n
辣 嘴 南
(2)写出喜欢的蔬菜名2~4个。
白菜________、________、________。
选几种蔬菜写一句话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文档为doc格式